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促进兔胫骨缺损内成骨及支架降解的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16)

引用 0|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能否加速兔胫骨缺损内新骨生成及脱蛋白松质骨(DPB)支架的降解.方法 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均在右胫骨中段制备长5 mm的骨缺损模型,骨缺损两端用钢板固定,随机分为3组:A组(n=12)在骨缺损处植入DPB并给予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B组(n=12)植入DPB不给予应力刺激;C组(n=6)为空白对照组验证骨缺损模型是否成功.所有动物术后均给予下肢免负重石膏固定制动以限制活动.术后第2、4、8、12周行X线片检查并用Lane-Sandhu骨愈合评分标准评估骨缺损愈合程度,并于术后第4、12周时取材组织学(n=6)染色并进行定量分析A、B组中成骨量及DBP的降解速度.结果 术后第2、4、8、12周A组的X线片Lane-Sandhu骨愈合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时可见C组骨缺损未修复,骨缺损造模成功.HE染色结果:术后第4、12周时A组的新生骨量占骨缺损总面积的百分比(25.4%±4.2%、38.6%±6.3%),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B组(7.6%±2.2%、20.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残余支架占骨缺损面积的百分比(15.1%±3.7%、1.3%±0.9%)均显著低于B组(27.5%±2.4%、19.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能加速兔胫骨缺损内新骨生成及DPB支架的降解,有效促进骨缺损再生修复.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